XIN'S INFORMATION
鑫特资讯
绥德县政府考察团一行23人来河北鑫特雕塑集团考察交流
发布时间:
2023-05-17 00:00
5月16日,绥德县政府副县长贺鹏飞、政协副主席马靖等领导及5家绥德石雕企业负责人一行23人来河北鑫特雕塑集团考察交流,曲阳县政府副县长白兆宇、雕塑文化产业园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平等部门领导陪同。
河北鑫特雕塑集团董事长吴学儒向绥德县政府考察团一行就鑫特集团的设计、生产工艺、产品等做了简要介绍,并陪同其一行人参观了石雕车间、金属铸造车间、泥塑车间及雕刻艺术馆。
曲阳石雕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元。西汉时期,曲阳雕刻被汉武帝盛赞为“雕刻之乡”,到了魏晋时期,曲阳雕刻的佛像、石狮广泛应用于寺庙、陵园建筑。唐代,曲阳就已经成为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汉白玉雕造中心。元代,曲阳雕刻更是达到鼎盛时期,雕刻艺术家杨琼雕刻的“一狮一鼎”被元世祖忽必烈赞为绝艺。清末时期,曲阳艺人刘普治雕刻的《仙鹤》《干枝梅》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银奖,自此“天下咸称曲阳石雕”。河南龙门石窟、山西云冈石窟、元大都、明清皇宫园林和陵寝再到新中国人民英雄纪念碑、首都十大建筑等大量雕塑作品都出自曲阳工匠之手。1986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视察曲阳,题词“雕刻之乡”。1995年,国务院正式命名曲阳为“中国雕刻之乡”。2006年,“曲阳石雕技艺”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收入名录。
近年来,在曲阳县委、县政府政策扶持和引导下,雕塑文化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曲阳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雕塑产品加工生产基地,是集研发、设计、制作、安装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生产要素集中,配套设施完善,是拉动县域经济的重要引擎。
鑫特集团根植于曲阳深厚的雕塑艺术土壤,历经二十余载的发展,现已成为曲阳县雕塑文化产业的龙头示范单位,在经济赋能,产业振兴、乡村振兴中发挥积极作用,努力推动曲阳雕塑文化产业的发展。作品远销二十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立项实施的中国政府援建埃塞俄比亚政府-总统府广场景观墙项目,得到了的中埃两国国家的高度重视以及业界一致赞誉。2017年制作的大型砂岩浮雕工程-广州岭南中医药历史文化长廊荣创世界吉尼斯纪录。
绥德石雕艺术历经新石器时代和秦汉的发展,唐、宋、明、清的繁荣与新中国以来的鼎盛,经久不衰,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绥德石雕技艺作为陕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代代绥德人民用智慧的匠心、灵巧的双手和鬼斧神工的雕刻艺术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传统手工艺品,也是绥德人赖以生存的根脉性艺术,体现了绥德石雕与民众的生产、生活乃至生命有着不可分离的血肉联系,也体现了绥德人民的卓越才能与艺术创造力,于2014年收录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中。
石雕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根与魂,要在传承和守护中,推动石雕技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社会生活,提升文化自信。化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全面推动文化、产业、人才共发展,让石雕技艺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愿我们双方执团结协作之灯,照命运共同之镜,携手当下,共赢未来,青山一道,同担云雨!